|
“好到吓人,我们离强大到危险的AI不远了。”埃隆·马斯克在使用ChatGPT后的感受是。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甚至表示“这项技术诞生的意义不亚于互联网或个人电脑的诞生”。2022年11月底,人工智能对话聊天机器人ChatGPT推出,迅速在社交媒体上走红。短短5天,注册用户数就超过100万,而仅仅在两个月后,这一数据已经突破1亿,成为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者应用。ChatGPT是由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推出,OpenAI是在2015年由连续创业家埃隆·马斯克、美国创业孵化器Y Combinator总裁阿尔特曼、全球在线支付平台PayPal联合创始人彼得·蒂尔等人联合创立,主要目标包括制造“通用”机器人和使用自然语言的聊天机器人。
近10年来,人工智能逐渐成为社会经济中的热点词语。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2017年7月8日,国务院于印发并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主要是为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人工智能的应用发展,在近10年内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不断有新的技术出现,引起行业和公众的强烈关注。比如:人脸识别技术,让智能手机的用户使用更为方便;AlphaGo的出现,让人类惊呼人类的智力被机器取代;自动驾驶技术的出现,让大家认为可以在驾驶中释放双手,等等。然而,这些人工智能的技术,往往关注时间不长热度很快消失,然而为什么ChatGPT持续火爆出圈呢?
ChatGPT仅仅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么?2018年,OpenAI公司推出了具有1.17亿个参数的GPT-1;2019年,OpenAI公司公布了一个具有15亿个参数的模型GPT-2;2020年,OpenAI推出了最新的具有1750亿个参数的GPT-3模型;2022年3月,OpenAI推出了他们基于GPT-3模型并进行了进一步的微调的InstructGPT模型。从上述的版本迭代来看,显然OpenAI公司在GPT的发展中,参数从第一代的1.17亿上升到了1750亿。那么,是不是仅仅只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其实,早在2017年,谷歌大脑团队在神经信息处理系统大会发表了一篇名为“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的论文。作者在文中首次提出了基于自我注意力机制(self-attention)的变换器(transformer)模型,并首次将其用于理解人类的语言,即自然语言处理。正是这篇文章,改变了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主流模型循环神经网络(RNN,recurrent neural network)的缺陷,RNN模型在处理较长序列,例如长文章、书籍时,存在模型不稳定或者模型过早停止有效训练的问题,以及训练模型时间过长的问题。2017年提出的Transformer模型,则能够同时并行进行数据计算和模型训练,训练时长更短,并且训练得出的模型可用语法解释,也就是模型具有可解释性。显然,ChatGPT不仅仅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他是既一个“大力出奇迹”(量变),也是一个“大脑出奇迹”(质变)的产品。
ChatGPT仅仅是一个信息到知识的过程么?大量的人工智能产品,比如,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机器翻译等等,主要都是使用者“已有”信息的识别和转换,而不提供使用者“无有”知识的提供。尽管过去的搜索平台,能够提供使用者所“无有”的但是已经存在的“已有”信息,但是,这些提供都是“信息”而不是“知识”。使用者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阅读、梳理、加工,形成自己所需的“知识”,这个过程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经历。显然,ChatGPT的出现解决了大量使用者在利用搜索平台不能解决的痛点,形成了大量的刚需。虽然,目前ChatGPT的能力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有很多用户发现ChatGPT很多问题的回答是“正确的废话”,甚至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有点回答很“圆滑”。这些,都将是ChatGPT未来需要通过不断的知识学习提升回答问题的“质量”,趋向“客观”的问题所在。显然,ChatGPT不仅仅一个“信息提供”的过程(大力出奇迹),他更是一个“知识学习”到“知识输出”的过程(大脑出奇迹),当然未来更希望他能做到“知识输出”到“思维输出”甚至“创新输出”。
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解放“力”的过程,这样的解放,从“体力”到“算力”再到“脑力”。在这样的解放过程中,人类不断进行创新,这样的创新也不断推动着人类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的进程。显然,ChatGPT也是人类不断解放“力”的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在机器“大力”面向,人类自有的很多“力”已经毋庸置疑的无法与机器相比了。但是,我们无需恐惧,我们应该乐观面对,积极合理的利用机器的“大力”和“大脑”,创造人类更大“创新”奇迹。
积极利用机器的“大力”,创造人类更大“创新”奇迹。人类从利用畜力、到蒸汽机、到内燃机、到发电机、到核动力,人类对“动力”的掌握越来越大,能力越来越强;人类从发明算盘、到计算尺、到计算器、到计算机,人类对于“算力”的掌握也是越来越强。这样的“动力”和“算力”,让人类可以突破很多过去不能突破的边界,我们可以走得更远、走得更高、算得更快、算得更准。因此,如何能够利用好机器的“大力”,创造人类更大“创新”奇迹,成为人类当下需要面对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积极利用机器的“大脑”,创造人类更大“创新”奇迹。人类利用计算机和算法,开始从“深蓝”、到“更深的蓝”、到“AlphaGo”、到“ChatGPT”,人类让机器逐步开始具备了“脑力”。根据斯坦福大学教授的研究认为ChatGPT的已经具备了9岁小孩的心智,可以相信在不远的将来,ChatGPT将拥有成年人的心智,甚至超成年人的“脑力”。因此,如何能够利用好机器的“脑力”,创造人类更大“创新”奇迹,成为人类当下需要面对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从ChatGPT的出现,到不断的迭代发展,显然“创新”是其中的核心。对于中国的教育来说,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变成了极其重要的内容。如果说,过去的教育是以用结构化、标准化的方式进行“知识传授”为核心的话,那么未来的教育“知识打破”将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且将会成为愈发重要的核心环节。我们相信,积极利用机器的“大力”与“大脑”,为人类突破“已有知识”的边界,提供了新的“力”。当然,更加重要的是结合机器的“大力”与“大脑”,用人类自己“人脑出奇迹”,实现新的颠覆式“创新突破”,不断实现新的“奇迹”。
个人简介
魏航,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常务副院长,讲席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互联网与运营管理、运营与金融经济交叉、新产品与新技术管理、服务运营管理等。
来源:《经理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