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4|回复: 9

正史看明朝01 : 朱元璋的历史功绩(乞丐到皇帝全过程详解)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9-21 16:5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我写的很简单,不是什么有深度的东西,只是一串故事,连起来而已。
很多人对明朝造谣
@大诺颜董狐狸 ,说朱元璋屠城


而现实是郭子兴本部屠城,朱元璋制止,他跟我们玩断章取义
《明实录》原文:
初,诸将破城,暴横多杀人。城中人民夫妇不相保。上偶出,见一小儿立门外,问曰:“尔何为?”儿曰:“候我父。”曰:“尔父安在?”曰:“在官养马。”问其母,曰:“亦在官门下,与父不敢相顾,但以兄妹相呼。我不敢入,故窃候之。”上为之恻然,即召诸将谓曰:“比诸军自滁来,多虏人妻女,使民夫妇离散。军无纪律,何以安众!凡军中所得妇女,当悉还之。”明日,聚城中男子及所掠妇女于州治前。至则令妇女居内,男子列门外,两旁纵妇女相继出。令之曰:“果夫妇,相认而去;非夫妇,无妄识。”于是。夫妇皆相携而往,室家得完,人民大悦

为了让大家不轻易受骗,我想发一系列文章,其实都是些皮毛(希望能抛砖引玉),但是看完后至少你不会被骗,脱离印象派,对明朝的了解达到了第一层了。
我的系列有一个特点,就是接近100%贴近官方史料(《明史》和《明实录》),干货非常多。(至于客观嘛,我尽量客观,但是我做不到绝对客观)
对《明史》官方史料感兴趣的可以关注我,我7天一更(每周日一更),别忘记点赞哦
文章字数太多,如果看不完可以看目录,选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看
1·安徽贫民窟
2·朱元璋是不是帅哥?
3·悲惨的童年
4·朱元璋人生的两次飞跃(1352年~1353年,参军到独立的过程)
5·霸业的开始:三打南京(1353年~1356年,打下南京的过程)
6·半决赛的较量(1)(1356年~1360年,陈友谅龙湾大战)
6·半决赛的较量(2)(1360年~1363年,鄱阳湖大战)
6·半决赛的较量(3)(1363年~1367年,围歼张士诚)
7·称帝(1368年)
8·打到大都去,统一全中国!(1368年,收复燕云十六州)
9·横扫蒙古(1368年~1398年,13次北伐)
10·纵横天下
11·为万世开太平(统治期间朱元璋的治理水平)
12·暴君朱元璋(统治期间朱元璋的手段和争议)


我们的大男主出生于1328年,距今约700年,南宋灭亡后49年。
先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钟离
朱元璋的祖先一开始住在沛县,后来迁到句容,又迁到泗州,最后迁到濠州钟离东乡(即朱元璋的家),地理位置大概是今安徽凤阳。
朱五四和陈某生下了四胎朱重八(越穷越生),他日后叫朱元璋,字国瑞。



· 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明史)

· 子兴奇其状貌,留为亲兵。战辄胜,遂妻以所抚马公女,即高皇后也。(明史)

· 姿貌雄杰。(明实录)

子兴遣人追至,见上状貌奇伟,异常人。因问所以来。具告之故。子兴喜,遂留置左右。寻命长九夫,常召与谋事。(明实录)

现在教科书的朱重八(朱元璋):


你们自己根据上面的史料自己理解
反正我认为,朱重八不丑,但也不会像现在的小鲜肉那么“帅”,因为他家太穷了:


朱元璋的父母是个农民,而且据说生活水平很低。
但是中国有一句老话,再穷不能穷教育,所以朱元璋小时候还是上的了学的。而且他还很孝顺



选自《明实录》

其实想一想,尽管不是那么富有,但是从小和父母在一起,娃娃可可爱爱,父母勤勤恳恳,很幸福
可惜的是,天有不测风云。



选自《明实录》

大饥荒,大瘟疫来了,元朝选择和饥荒、瘟疫共存,所以朱元璋的父母兄弟一个月内全饿死病死。
朱元璋本来就很穷,所以家人死了,都“贫不克葬”(明史),还好“刘继祖与之地,乃克葬
死人已经死了,活人还需要活,所以朱元璋选择当和尚,毕竟能吃饱饭。
“乃入皇觉寺为僧”
这就是朱重八的背景,朴实无华
<hr/>非常悲剧的是,后面连和尚也吃不饱饭了。那朱元璋咋办?
事实证明天才不会被饿死,他干了一个非常实用的工作,先看看《明实录》如何描写的



《游四方》

这个实用的职业就是乞丐。
毕竟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你不仅可以做乞丐,还可以转行做小偷强盗什么的,这叫做一个专业系的。比如朱元璋好哥么常遇春就是干抢劫的。
朱元璋有没有干抢劫我不知道,但是他干乞丐是干了3年,这是朱元璋人生的谷底(因为不可能有职业比乞丐还低吧哈哈),当然也是朱元璋事业的起点。
朱元璋的心理因此变得非常坚强(不要脸也是一种坚强),而且变得变态畸形,毕竟自己父母兄饿死,他知道罪魁祸首是谁吧
<hr/>
他们家那么惨,别人家也不好过。
然后以刘福通为代表的堆人造反
穷人朱重八如果打开热搜,看见这些消息,估计会说“关我屁事”。
但很快,关他屁事的事就出现了:
定远人郭子兴与其党孙德崖等起兵濠州
这些人造反归造反,好想和朱重八也没什么关系,但很遗憾:
元将彻里不花惮不敢攻,而日俘良民以邀赏
这是很缺德的,意思就是官兵杀老百姓来冲军功,这是非常卑劣的。在武周时张光辅杀良冒功,狄仁杰对他说:如有尚方斩马剑, 愿取你项上人头!
元朝没有狄仁杰,所以他们一直在杀良冒功。
朱元璋很害怕,于是他算卦,算卦的结果还可以,于是就造反了。
他一个人,他也不是孙猴子,没能力独自造反,于是去投靠郭子兴了。
这就是朱元璋的起点,比小镇做题家还差,比这个小伙子还穷:



朱元璋造反的时候,他24岁(1352年),放现在大学毕业正找工作呢。他的工作对比我们可是非同寻常。


朱元璋通过算命的方式,投奔郭子兴
郭子兴看他蛮帅的,于是收留他。



【1】·朱元璋通过极强的能力/极强的个人魅力,完成了第一次飞跃子兴奇其状貌,留为亲兵。战辄胜,遂妻以所抚马公女(你我如果造反,是大概率混不到这一步的哈哈哈哈)



《明实录》,郭子兴这个决定及造就了马皇后,又造就了朱元璋


  • 其实很多时候一个人的公司会有很多矛盾,一个员工如果处理好这个矛盾就会得到重视。
朱元璋这个公司也一样。在朱元璋这个公司里,郭子兴和孙德崖的关系很差劲。这时候郭子兴对于老彭很关照,对于老赵冷嘲热讽,所以老赵和孙德崖联合起来,要搞死郭子兴。
郭子兴没有死,因为朱元璋拼了命了把郭子兴救出来。



《明实录》



白话《明史》

期间还发生了一场重要战役:
·是冬,元将贾鲁围濠。太祖与子兴力拒之。十三年春,贾鲁死,围解。
这是朱元璋从军生涯抗元第一仗,据其他史料记载,这一仗元朝也是精锐尽出,但是却被朱元璋击败。
【2】·鉴于 “ 子兴弱,太祖度无足与共事 ” ,朱元璋通过极强的能力完成了第二次飞跃
第二次飞跃在于他摆脱郭子兴,自己打拼。他也不是无缘无故摆脱郭子兴,“子兴弱”在明实录就能体现出来:
是时,彭、赵二人驭下无道,所部多暴横。上观其所为,恐祸及己,乃以七百人属他将而独与徐达等二十四人南去略定远
朱元璋的同事太垃圾了,郭子兴这个领导又管不住,朱元璋于是把兵啊啥的交给郭子兴,自己带24人去自己创业(大老板还是郭子兴哦,算是连锁机构)
24人,开玩笑啊?但这24人极其可怕,很多人都是牛人,其中还抽到了徐达这个顶级大佬。
但再厉害,24人还是不够的,于是他拉壮丁,并且要收下驴牌赛,算是人生第一桶金。



朱元璋离开郭子兴,巧取驴牌寨

你如果嫌《明实录》太累,可以看我下面截的《明事》,《明事》对这段稍微有点改动后,但是很有趣




收服驴牌赛之后,发现周围(横涧山)还有一批驻扎的元军,朱元璋击败他们:



横涧山抗元

横涧山的元军统帅是谬大亨,他可不是草包子(明史能单独给他列传!),但是还是被朱元璋打败,因为朱元璋是在晚上偷袭他的。
这一仗打赢元军之后,朱元璋有了造反的军队,毕竟你一个没办法打天下,肯定是要有军队的嘛。来看看朱元璋是怎么治军的:上喻之曰:“尔众初非不多,一旦为吾所有,何也?盖将无纪律,士不素练故尔。今练习尔等者,欲令知纪律也。宜共戮力以建功业。
你们和我老朱打,输的太快了,为什么输这么快!来反思1·…………2·………
这才是打天下的军队。
<hr/>有了第一桶金之后,朱元璋开始思考人生啦
他在想,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四方战斗,何时不战?
此时,有个人说,你家离刘邦家很近,粘了点运气,如果你学习他,绝对可以统一天下。
这个人叫李善长。



李善长崭露头角

朱元璋看人的眼光一向很准,李善长是大明开国第一文臣,
之后,朱元璋便攻克了滁州。
此时经过一次磨练(讨饭做和尚)/ 两次转变,

  • 第一次从小兵,靠个人魅力能力,当到大将。
  • 第二次从大将,靠能力,占领根据地,土大王
此时朱元璋25岁


很不幸,当时的朱元璋还不能放开干,因为他还有尾巴(郭子兴、老孙等),还要服从韩林儿
虽然按照朱元璋的智商,他可以通过一些阴谋诡计干掉郭子兴(学习陈友谅),但他没有这样做,他款待了郭子兴。
而且当时郭子兴的处境很差,整体被人搞。朱元璋以德服人,让别人放过了郭子兴



蓝色部分是道德,红色方框是武德,事实证明一大段道德没有一小段武德有用

这里有必要讨论一下郭子兴这个人,这个人能力很低,当然不是和我们相比,而是和朱元璋对比。但是他的道德整体来说没有《明事》那么败坏,只是稍微有点普通人的缺点。但是成大事的人就要尽可能避免普通人的缺点
聊着聊着元军突然来攻打六合了
必须解释一下为什么元军主动进攻朱元璋这里,因为朱元璋隔壁张士诚称帝了,脱脱率领了很多人来打张士诚,一部分过剩的兵力打其他阿猫阿狗。
但是六合是孙德崖的地盘,孙德崖是郭子兴的死敌,所以郭子兴不打算发兵。
此时朱元璋就避免了普通人的缺点,他拒绝窝里斗,主张一致对外!



朱元璋一致对外的决心:“岂可以小憾,而弃大事?”

他现是用女人吵架把别人吓到,气势上咱得有,然后通过埋伏,打退了敌军。
这一次战争,《明实录》记载朱元璋没有祈祷神仙,而上下文都有祈祷神仙的案例,这说明朱元璋对他的军事能力十分自信,神仙算个屁。

<hr/>这一仗打完之后,郭子兴不听朱元璋话了,频繁出错误,朱元璋也摆烂,说生病了。
然后要打仗了,郭子兴要请朱元璋,朱元璋傲娇起来了:老丈人,我还生病呢(叫你那个时候不听我话)
郭子兴请了三次才请动朱元璋,果然,在朱元璋指导下,郭子兴占领了和州~


地盘扩张之后,很多人压制不住自己的欲望:初诸将破城,暴横多杀人,城中人民夫妇不相保
我生下来不就是享乐吗?民族国家百姓关我屁事。我骂那些贪官是因为自己不是贪官,自己当了官我比他们还狠。
但是朱元璋显然比这些人厉害很多,也善良很多:即召诸将,谓曰:“比诸军自滁来,多虏人妻女,使民夫妇离散,军无纪律,何以安众?”凡军中所得妇女当悉还之,明日聚城中男子及所掠妇女于州治前,至则令妇女居内,男子列门外两旁,纵妇女相继出,令之曰,果夫妇,相认而去,非夫妇,无妄识,于是夫妇皆相携而往,室家得完,人民大悦。(明实录)。意思就是朱元璋对老百姓,基本秋毫无犯,不说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吧,但绝对是不拿群众。
朱元璋确实是背叛了农民(他不背叛农民而且还成功的唯一可能性是:学习了马克思先生的理论),但是农民不会管地主是谁,也不会管地主背不背叛,农民只想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一个没有官吏欺压的世界。乃搜军中所掠妇女纵还家,民大悦。(明史)
你没办法改变世界,就在世界的先行规则做到更好。
不要老是学习李自成创造什么无产阶级共产主义,这个在14世纪失败率太高。
<hr/>扯远了,攻克了和州之后,元军展开了疯狂进攻,号称十万,但被朱元璋击败



<hr/>不久,郭子兴因为人际矛盾去世。之前说了,他和老孙关系不好,有一次终于有机会弄死老孙的时候,朱元璋在老孙那里。尴尬了
于是老孙手下绑架朱元璋。双方换人质。郭子兴因为屡次搞不死老孙而去世。


击败了元军,稳固了政权之后,朱元璋打算进一步扩大根据地,他的目标是南京
(4)·南京会战



可以看地图,朱元璋即使屡次取得胜利,但他的根据地没多大,没有争夺天下的资本。而要想争夺天下,必须打下南京,所以马上编发生了朱元璋北伐前发动的最大规模抗元大战:南京会战。
<hr/>决战前,一个叫常遇春的小伙子投奔朱元璋
常遇春:“我要做前锋。”
老朱:“你小子就是个要饭的(你以前不也是),怎么能做前锋?”
此时朱元璋还不知道,他又抽到了一张王牌
这一张王牌没有打过一次败仗,但很可惜,使用时间只有13年。
太祖曰:“汝特饥来就食耳,吾安得汝留也。”遇春固请。
太祖曰:“俟渡江,事我未晚也。”
<hr/>{战斗1}·水军

要打下南京,先得打下长江关口。关口被元军所占,他们有航母,朱元璋只有破渔船。
但万幸的是,会巢湖帅廖永安、俞通海以水军千艘来附(大佬给他送船)
(顺便讲一下,给朱元璋送船的大佬是俞通海,他的弟弟俞通渊,将是44年之后朱棣靖难的对手,被朱棣父子斩于白沟河)
送了船之后,朱元璋打算训练水军。
他想了个很损的办法,骗敌人做生意,把敌人给捉了,逼敌人给我们训练海军。
遣人诱蛮子海牙军来互市,遂执之,得十九人,皆善操舟者。令其教诸军习水战,命廖永安、张德胜、俞通海等将之。
但是损归损,朱元璋在专业团队的训练下,水军贼厉害。运用小船便捷的优势,击败元军的大船,控制了水路。



小船利用灵活击败大船很常见的

{2}战斗2·采石争夺战




此图不准确,只为直观,别当真

要打南京,必打采石矶,但是你知道要打采石矶,元朝人也知道,所以朱元璋这个天才军事家再次进行神级指挥:太祖曰:“取集庆必自采石始。采石重镇,守必固,牛渚(今天的马鞍山)前临大江,彼难为备,可必克也
看图,采石他们守的好,咱打马鞍山啊!
果然,马鞍山别人防守不到位:守者惊骇,出兵来拒。上麾甲士以进,敌不交,即走
完了回头打采石,这里元军防守的很好,朱元璋很着急的时候,常遇春遍高兴坏了,果真做了前锋,然后:常遇春奋戈先登,诸军鼓勇继之。采石镇兵惊溃,遂拔之
常遇春这个猛人,直接拿着刀砍到别人阵地撕开一个口子,于是大家攻克了采石
人狂是有资本的



《明史》,猛人常遇春




<hr/>{3}·战斗3·太平争夺战

这一仗,朱元璋破釜沉舟,再次取得胜利(朱元璋赢麻了吧,每次战术不一样,每次都赢)
明史原文:
乃悉断舟缆,放急流中,谓诸将曰:“太平甚近,当与公等取之。”遂乘胜拔太平

<hr/>{4}·太平保卫战

城虽然打了下来,但是四周全是元军,并且他们要反攻太平。像极了赫尔松大反攻。于是乎:太祖遣徐达、邓愈(这也是个猛人)、汤和(朱元璋的老乡,之后会反复出现)逆战,别将潜出其后,夹击之,擒野先,并降其众
这一次是前后夹击,战胜对手,所以说朱元璋的战术每次不一样,结果都一样。
这一次有个对手叫陈野先,他是个大坏蛋,之后会说,但是他现在是元朝将领,被汤和给活捉了。
汤和还中了箭,他一下子把箭给拔掉,然后和兄弟们活捉陈野先
从击陈野先,流矢中左股,拔矢复斗,卒与诸将破擒野先。
陈野先投降,但他之后结结实实骗了朱元璋一次

<hr/>{5}·三打南京

巩固太平、采石等地后,朱元璋打算对南京进行总攻。
没想到前两次因为陈野先投降之后又反水,朱元璋惨败,郭天叙等人牺牲。
终于,第三次,朱元璋第三次攻克了南京,可以说近1年的南京会战朱元璋完全胜利



朱元璋第三次攻打南京大获全胜

<hr/>


{6}·胜仗之后的朱元璋,对百姓咋样?

我认为,事实胜过雄辩
揭榜禁剽掠。有卒违令,斩以徇,军中肃然。

太祖入城,悉召官吏父老谕之曰:“元政卖扰,干戈蜂起,我来为民除乱耳,其各安堵如故。贤士吾礼用之,旧政不便者除之,吏毋贪暴殃吾民。”民乃大喜过望。
有人说,他是为了收买民心。但是民乃大喜过望的那个民可不管他有没有收买民心,只会想,我可以安全了点,不怕官兵骚扰了。
注:本人看了几本所谓的正史,截止朱元璋打下南京,公元1357年,朱元璋的部队没有进行过一次屠城
<hr/>{7}辟谣

我们来总结一下朱元璋在1357年的战果:
横涧山的第一桶金,滁州和州及城市保卫战,打下南京。
对手只有一个,那就是元帝国。
朱元璋消极抗元吗?他自1350年参军到现在,7年时间,地盘全部来自元军,歼的敌全部是元军,甚至和元军爆发出一些大规模会战。 @大诺颜董狐狸

而陈友谅呢?张士诚呢?
陈友谅称帝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主动攻打朱元璋。
张士诚之后真的成为大元忠臣,并且杀死刘福通(红巾军)
<hr/>{8}·小结

这一仗,元军“沿海军悉发往江东,城中留者不满数百人,又太半老弱”
这一仗,是朱元璋起兵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也是抗元战争)。这一仗为朱元璋打下天下奠定了基础,是朱元璋从军后第三次飞跃。
这一年,朱元璋29岁。


此时,朱元璋治下的民生:  十九年春正月乙巳,太祖谋取浙东未下诸路。戒诸将曰:“克城以武,戡乱以仁。吾比入集庆,秋毫无犯,故一举而定。每闻诸将得一城不妄杀,辄喜不自胜。夫师行如火,不戢将燎原。为将能以不杀为武,岂惟国家之利,子孙实受其福。”
注意秋毫无犯。不说多好,肯定是及格了。
此外,当时的局势大概是


刘福通被元帝国KO后,半决赛早已开始了
简单介绍一下半决赛选手:
陈友谅 :优点:军事能力相对周围很强,手段也比较强
               缺点:厚黑学竟超过朱元璋,杀领导(夺权),杀老师(夺权),杀哥么
张士诚:优点:坚强,仗义,人品不错,对当地百姓不错
              缺点:享乐主义太严重,志向短。朱元璋评价他“器小”。
朱元璋:优点:军事天才,对百姓不错
              缺点:当时无明显缺点(后期也是五边形战士)
元帝国:优点:北方大片土地还在
               缺点:内战严重

我说过,朱元璋是抗元第一斗士,他懂得一致对外,所以写信和江南其他俩表示友好。



“通好于张士诚”

但是张士诚可不和朱元璋友好,他可没有一致对外的情操,直接把朱元璋的使者行政拘留了。
有人说,啊,朱元璋不是厚黑吗,张士诚不是大侠吗,这不是反过来了吗?
我想说,你是相信我贴的官修史书,还是你的营销号?
顺便讲一下,这些年,刘备变成假仁假义,诸葛亮变成谋权篡位,斯大林儿子变成刷战功,岳飞不是民族英雄。孙悟空大闹天空被称为放水,朱元璋统一天下称为厚黑。

朱元璋内心厚不厚黑我不知道,但是行动是一点不厚黑,至少在这个时候。
因为张士诚扣留他的使者,他说吧都没做。
但是人善被人欺,张士诚反而先来攻击朱元璋了:



注意是张士诚主动进攻的

朱元璋不是网络圣母了,他打算给张士诚一个教训。
没想到这竟然成为了一场大的拉锯战,断断续续的。
朱元璋现是徐达击败张士诚,然后徐达等攻克常州,耿炳文攻克长兴,张士诚惨败
在和张士诚拉锯的时候,朱元璋的抗元方针一点没有改变:



常遇春中箭,带伤作战,大败元军!

所以那些说朱元璋消极抗元的
常遇春感觉不服:老子箭白挨了!!?

真正让不抗元,而参与内战的,是陈友谅。
这一次还是朱元璋主动进攻。朱元璋的进攻纯属无语,因为陈友谅的赵普胜有抢劫的坏习惯,老是纵容别人抢劫也不行啊(而且根据后面朱元璋的处理,他们抢劫的还挺凶的)


徐达在收复池州后,罕见的杀了俘虏。要知道朱元璋集团有个特色,甭管你是哪路的,只要投降,一般都不会杀,哪怕是张士诚,方国珍,明升这种人。
不过陈友谅这个人不是好惹的,在杀了领导,同事后,开始打池州。其实他打池州,朱元璋通过埋伏,徐达和常遇春轻松击败陈友谅。
但在处理战俘的问题上,常遇春犯了重大失误:
遇春曰:“此劲旅也,不杀为后患。”达不可,乃以状闻。而遇春先以夜坑其人过半
意思就是常遇春人品不好(因为他以前的工作是强盗),喜欢杀投降的人。徐达管不住常遇春,于是派人向老朱告状,老朱吓死掉了,赶紧阻止常遇春杀人,这时候常遇春已经杀了一半。
这不就完犊子了吗?还有人说这是朱元璋授意的,我认为不太可能。因为当时陈友谅强,朱元璋弱,而且陈友谅报复心极强,朱元璋没有自杀倾向吧
不过陈友谅这一回彻彻底底被常遇春激怒了。他打算和朱元璋决一死战了
惹陈友谅的后果:闰月丙辰,友谅陷太平,守将朱文逊,院判花云、王鼎,知府许瑗死之。
太平是当时朱元璋在南京会战里打下来的,现在好了,被陈友谅给夺了,南京危险了。
果然:未几,友谅弑其主徐寿辉,自称皇帝,国号汉,尽有江西、湖广地,约士诚合攻应天,应天大震
《明事》:常遇春把狼引来了。
当时的情况:



陈友谅只要坐半小时地铁就可以到南京了

并且,双方的武器也有差距,《明事》有一句话说得好,虽然朱元璋不懂物理,但用自己的渔船和战船决战,也知道那不是打仗是自杀。
此时,大多数人应该考虑换老板了,但是没想到自己这个老板不一般。这么危险的时候,他没有学习二战法国,而是坚持抵抗。
这个时候,刘基也同意抵抗(这个人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厉害,但能力也极高)
怎么抵抗?先用排除法:诸将议先复太平以牵之,太祖曰:“不可。彼居上游,舟师十倍于我,猝难复也。”或请自将迎击,太祖曰:“不可。彼以偏师缀我,而全军趋金陵,顺流半日可达,吾步骑急难引还,百里趋战,兵法所忌,非策也。”



还是这张图,但进攻者已是陈友谅

有人说,先打太平,依靠太平来和陈友谅决战
天才军事家:要万一打不下来?即使打下来,也累的要死,咋决战?
有人说: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直接进攻,学习李云龙!
天才军事家:进攻万一失败了,我就死掉了,生命只有一次,兄弟。
有人说:那您咋办?
天才军事家:乃驰谕胡大海捣信州牵其后,而令康茂才以书绐友谅,令速来。友谅果引兵东。于是常遇春伏石灰山,徐达阵南门外,杨璟屯大胜港,张德胜等以舟师出龙江关,太祖亲督军卢龙山。乙丑,友谅至龙湾,众欲战,太祖曰:“天且雨,趣食,乘雨击之。”须臾,果大雨,士卒竞奋,雨止合战,水陆夹击,大破之,友谅乘别舸走
你不是有战船吗?那我才不和你打海战,我和你在龙湾打我擅长的战争(埋伏),怎么引你去龙湾?间谍。
(这也和刘基的策略相似。刘基这个人嘛,能力还是有的)
果然,在朱元璋的战略部署下,在徐达常遇春的领导下,大胜(顺便说一下常遇春这一仗打得不错,也可以将功补过了)
然后,朱元璋(徐达常遇春为代表)收复并扩大地盘。陈友谅逃跑
我认为扩大地盘的原因是陈友谅这个厚黑学过度,没人愿意跟他了(《明事》也这么认为)
在扩大地盘到洪都(今天南昌)的时候:友谅江西行省丞相胡廷瑞以龙兴降。乙卯,如龙兴,改为洪都府。谒孔子庙。告谕父老,除陈氏苛政,罢诸军需,存恤贫无告者,民大悦。
“陈氏苛政”  “民大悦”。
尤其是民大悦,不止一次了吧。
朱元璋背叛农民了吗?他背叛了农民,但农民希望他背叛,因为“民大悦”

战后总结大会:太祖令茂才绐友谅,李善长以为疑。太祖曰:“二寇合,吾首尾受敌,惟速其来而先破之,则士诚胆落矣。”
朱元璋说,只有快速击败陈友谅,张士诚才不敢打我(因为开战前陈友谅邀请张士诚夹击)
不管怎么说,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



朱元璋已经有和陈友谅决战的资本了

这一年,朱元璋33岁


之前知乎有个问题,李世民朱元璋刘邦三分天下,谁赢?
我认为会打很久,因为高手过招不会有失误。
张士诚、陈友谅、朱元璋三分江南也是一样,谁出现失误,离统一就快了
但是谁也想不到,最先犯失误的,竟然是朱元璋。
士诚将吕珍破安丰,杀刘福通。三月辛丑,太祖自将救安丰(并带上徐达常遇春)
张士诚暂时投降元帝国,进攻已经被淘汰但人还活着的刘福通,刘福通很危险,朱元璋决定救他并且打张士诚。
这表面上没有问题,但问题是,陈友谅在后面看着。
如果陈友谅学习希特勒,发动闪电战,在你救刘福通、打张士诚的时候,我打到南京,复制第一次龙湾之战,这样朱元璋你还能怎么打?
当然,陈友谅不是希特勒(短时间打到南京),也不是魏延(直接进攻南京),他:大举兵围洪都。
此时的战斗再一次关乎到朱元璋的生死存亡。洪都一旦丢了,朱元璋就有概率见阎王了
守洪都的是朱文正先生(不是蓝玉)
这一战不是很好打,因为陈友谅的军队至少10倍于朱文正。但是谁叫朱文正是个守城小天才呢?


抚州门最关键,朱文正派遣邓愈防守。
邓愈,《明史》记载,他在守洪都之前,被陈友谅的部下玩阴谋,诈降(真是有什么领导就有什么大臣)给坑了,差点被杀,之后换了3匹马,还用(可能是抢)了儿子的马才跑出来。
但朱元璋也不怪邓愈,并且让他守洪都。这一回,他对陈友谅真的是恨的很彻底了,自然打仗也会更狠:
其兵各戴竹盾如箕状,以御矢石,极力来攻,城坏三十余丈。邓愈以火铳击退其兵,随竖木栅。敌争栅,都督朱文正督诸将死战
邓愈用石头砸,没想到陈友谅把城门给破了,然后邓愈用火器来进攻(陈友谅的缺点就是火器太垃圾),暂时打退陈友谅后,用木栏代替城墙。朱文正也亲自来督战。
陈友谅:早知道回去造大炮了,呜呜呜。
邓愈:火器我有,但对方太猛了,城也破了,木栏也撑不了多久了,咋办?
朱文正:狭路相逢勇者胜:且战且筑,通夕城完。于是总管李继先、元帅牛海龙、赵国旺、许圭、朱潜、万户程国胜等皆战死
战斗非常惨烈,前边人打仗,后面人修城墙,朱文正这里一堆大将战死,陈友谅也没有踏进城市半步。
丙子,陈友谅复攻洪都之新城门,指挥薛显将锐卒开门突战,斩其平章刘进昭,擒其副枢赵祥,敌兵乃退
陈友谅再次进攻,看地图,这一次目标是薛显的抚州门。薛显和李云龙相似,他认为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直接冲出去进攻,然后再大摇大摆会到城里防守。
辛亥,陈友谅围洪都久不克,增修攻具,攻水关,欲破栅以入。都督朱文正使壮士以长槊从栅内剌之,敌夺槊更进。文正乃命煆铁戟、铁钩穿栅更剌,敌复来夺,手皆灼烂不得进
朱文正用长矛攻击他们,这个时候陈友谅的士兵用手抓长矛,没想到长矛被加热了,他们的手被烤熟了。
大家又打了很久,但是:友谅尽攻击之术,而城中备御随方应之。友谅计穷
此时,陈友谅需要大炮,朱文正需要大人(人快死光了!)。但陈友谅还没有意识到需要大炮(并不是他迂腐,当时世界都没几个大炮攻城的例子),朱文正已经意识到需要大人。
于是朱文正派张子明,向朱元璋求援。
张子明告诉了朱元璋,在回来的路上被陈友谅抓住:友谅谓曰:“若能诱城降,非但不死,且得富贵。”子明伪许之,至城下大呼曰:“大军且至,但固守以待。”友谅怒,遂杀之
一个送信的能如此信赖朱文正/朱元璋,宁愿死也不屈服于陈友谅,真是个英雄。
在张子明的鼓舞下,大家坚持到朱元璋回来的这一天:秋七月癸酉,太祖自将救洪都
癸未,次湖口,先伏兵泾江口及南湖觜,遏友谅归路,檄信州兵守武阳渡。友谅闻太祖至,解围,逆战于鄱阳湖。
《明事》说的好,鄱阳湖!决死战!
此时,朱元璋35岁,想想6岁的自己,还是个放牛娃,想想16岁的自己,还是个乞丐。现在,自己要进行大决战。
鄱阳湖,决死战。
<1>·徐达冲锋战 / 张定边 刺杀朱元璋
友谅兵号六十万,联巨舟为阵,楼橹高十余丈,绵亘数十里,旌旗戈盾,望之如山
如此强大,怎么打?
难不倒天才军事家朱元璋,还记得我之前说的西班牙无敌舰队咋死的?朱元璋也想起来了,于是便用小船,利用火器,灵活进攻:徐达击其前锋,俞通海以火炮焚其舟数十,杀伤略相当
但是很不幸,陈友谅不是个没有能力的人,他也用大船的优势给了朱元璋沉重的一击,双方僵持。
僵持的时候,总要有人打破僵持,这个人来的很突然:友谅骁将张定边直犯太祖舟,舟胶于沙,不得退,危甚
陈友谅的猛人张定边,当赵云,来刺杀朱元璋,无人可挡
朱元璋眼看就要成为颜良,但是常遇春英雄救美:常遇春从旁,射中定边
常遇春拿起弓箭,射向张定边,张定边受伤,无力进攻。

<2> 火烧连换船
陈友谅再次全军出发,进攻朱元璋,此时朱元璋这路士气低落,“仰攻不利,有怖色
老朱竟然要靠“后退着,斩!”来压制怯战情绪。
这种情况,老朱又有见阎王的可能了,但是经过郭兴的提醒,他敏锐的发现陈友谅有个致命的破绽:连环传
《三国演义》里,赤壁之战曹操因为连环传,被周瑜用火攻,惨败。朱元璋表示,我要致敬周瑜。
会日晡,大风起东北,乃命敢死士操七舟,实火药芦苇中,纵火焚友谅舟。风烈火炽,烟焰涨天,湖水尽赤。友谅兵大乱,诸将鼓噪乘之,斩首二千余级,焚溺死者无算,友谅气夺。
据说《三国演义》赤壁之战的原型便是陈友谅。
陈友谅表示,没关系,爬起来,继续打:复战,友谅复大败。陈友谅怂了:
于是敛舟自守,不敢更战。壬辰,太祖移军扼左蠡,友谅亦退保渚矶
陈友谅转攻为守,和朱元璋对峙。
相持三日,其左、右二金吾将军皆降
大家也不喜欢厚黑学。也不喜欢一个杀恩人的领导
友谅势益蹙,忿甚,尽杀所获将士。(这个时候陈友谅还在发扬厚黑学)
而太祖则悉还所俘,伤者傅以善药,且祭其亲戚诸将阵亡者
以柔克刚。

朱元璋在战前就封锁了陈友谅的逃跑路线,所以陈友谅一旦出现这样的局面会很被动,但很不幸,还是出现了:。八月壬戌,友谅食尽
于是趋南湖觜,为南湖军所遏,遂突湖口。太祖邀之,顺流搏战,及于泾江。
泾江军复遮击之,友谅中流矢死
(据说这是中世纪当时最大的海战,不是我三言两语能讲清的,大家还可以进一步研究这一仗,限于篇幅和本人肚子里没多少货,我们就讲到这里为止。)
陈友谅死后,朱元璋派常遇春等人占领了陈友谅所有的地盘,陈友谅儿子陈理投降。朱元璋善待陈理。

面对敌人的后人,朱元璋一般都比较温和。四川明升小朋友投降已经是建国后4年了,这个时候贪官已经初步享受到朱元璋的福利了。
但是对大臣/贪官的后人就不是那么友好了。据我大胆猜测,分析出可能是朱元璋的唯一性格缺陷:报复心极强(这个在多方面都可以体现)正可谓你饿死我全家,我杀掉你全族,礼尚往来。
(所以明朝那些贪官最应该恨的不是朱元璋,而是元朝那些害惨朱元璋的贪官。)

此时,朱元璋37岁,15年前,他还是个乞丐,
15年河东,15年河西。



陈友谅死后,朱元璋轻松击败陈友谅儿子,成为江南一带霸主。
半决赛谁赢,已经基本确定了。
朱元璋也马不停蹄,立刻兼并张士诚:辛亥,命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帅师二十万讨张士诚
快走的时候,还对常遇春说,小伙子,别屠城。
打张士诚比陈友谅要顺利多了,但其中也体现了天才军事家朱元璋的眼力:遇春欲直捣平江。太祖曰:“湖州张天骐、杭州潘原明为士诚臂指,平江穷蹙,两人悉力赴援,难以取胜。不若先攻湖州,使疲于奔命。羽翼既披,平江势孤,立破矣。”
瓮中捉鳖,高
然后就打下了张士诚所有根据地,围困平江



江北张士诚地盘被朱元璋全部吞并,朱元璋计划:瓮中捉鳖



基本形成

平江攻坚战,朱元璋献出了全明星阵容,有徐达常遇春汤和王弼(捕鱼儿海)、耿炳文(朱棣的对手)、康茂才(龙湾之战,陈友谅的间谍)、郭兴(鄱阳湖提议用火攻的)等等。足可见对张士诚先生的厚爱。



张士诚输给这套阵容,不亏。。。

这还不够,朱元璋为了征服这个老对手,先是:四面筑城围困之。苍蝇也别想飞出来。
然后朱元璋创造性发明了:四面筑城围困之。又架木塔与城中浮屠对筑台三层,下瞰城中,名曰“敌楼”,每层施弓弩、火铳于上,又设襄阳炮以击之
可能借鉴了陈友谅因为火器少打不下洪都,朱元璋集团发明了很多新式火器,比如襄阳炮。这里也可见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其实在这种猛攻之下,一般的城市坚持8天就不错了,张士诚竟然坚持了8个月。最终战败被俘
张士诚这个人虽然“器小”,但是和陈友谅不一样的是,他有义气。大家抵抗到最后一刻,即使是被抓之后,也是:士诚瞑目不答。舁出葑门,入舟,不复食。至金陵,竟自缢死
大家应该也知道,这种人投降了,朱元璋一般不会杀,比如陈理和明升,但是张士诚是个有骨气的人,朱元璋也尊敬这样的人:具棺葬之
而朱元璋也没有亏待这里的老百姓:又令荅士曰:“掠民财者死,毁民居者死,离营二十里者死。”
张士诚去休息了,朱元璋还在忙,他已经成为了江南的霸主

这一年,朱元璋40岁


赢得半决赛后,1368年,朱元璋称帝。
他正式从一个放牛娃,一个和尚,一个乞丐,变为江南的帝王。
之前,但凡能吃饱饭,老子也不会发现自己还有当皇帝的天赋。
另外,朱元璋虽然是纯凭本事拿天下,但当时名义上的皇帝还在,所以一个叫廖永忠的功臣,把皇帝给淹死了,朱元璋说他不是故意的
我一直都不相信阴谋论,这一回,我相信了。
(相信如果朱棣找到朱允炆,大概也是:叔叔带你去玄武湖玩一玩啊。然后朱允炆淹死了,朱棣很伤心,说不是故意的)
这个时候,我们总结一下朱元璋的优缺点。
有人说背叛了农民?哪个皇帝没有背叛农民?这不是瞎扯吗?相反朱元璋不背叛农民就不正常了。因为14世纪就搞共产主义有一点恐怖。
朱元璋是元朝的走狗?这句话更扯。老朱在之前他30岁之前的地盘全是靠打元朝打下来的(可以回顾一下讲这时候的文章)
40岁之后,我们马上会讲,元朝皇帝在北京,他把皇帝赶出了北京
元朝皇帝迁到上都,他把皇帝赶出了上都。
元朝皇帝迁到应昌,他把皇帝赶出了应昌。
元朝皇帝迁到沙漠,蓝玉啊,朱棣啊,不断去沙漠,给他们一个又一个惊喜
元朝皇帝:这是走狗?走虎吧


击败张士诚之后,朱元璋已经基本赢得半决赛。


下面,朱元璋将要面对一个最重要的对手,那便是元帝国。
《明事》将这一章起名为《复仇》,因为朱元璋是个有仇必报的人,而且有点斤斤计较,别人骂他他都不是很高兴,更何况元朝的腐败“杀死”他一家
但是,复仇又不仅仅是朱元璋的复仇,也是中华民族的复仇。此时中国全境沦陷近100年,黄河以北沦陷241年,燕云十六州沦陷430年。
241年,中华民族的子孙如同牲畜,铁蹄下的亡魂,刀剑下的尸骨,无处申冤。
241年,中华民族的子孙一直在努力,从岳飞到刘福通,一直想驱除鞑胡虏,恢复中华,可惜这只是想法。
241年,5~6代人了,这时候,还知道唐诗宋词是什么吗?还知道强汉盛唐是什么吗?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是时候该为岳飞、陆游的故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
画上这个句号的人,叫朱元璋。

怎么打?
太祖曰:“山东则王宣反侧,河南则扩廓跋扈,关陇则李思齐、张思道枭张猜忌,元祚将亡,中原涂炭。今将北伐,拯生民于水火,何以决胜?”
遇春对曰:“以我百战之师,敌彼久逸之卒,直捣元都,破竹之势也。”
太祖曰:“元建国百年,守备必固,悬军深入,馈饷不前,援兵四集,危道也。吾欲先取山东,撤彼屏蔽,移兵两河,破其藩篱,拔潼关而守之,扼其户槛。天下形胜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势孤援绝,不战自克。鼓行而西,云中、九原、关陇可席卷也。
常遇春想学习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直接绕过城池,攻打首都。朱元璋却表示,咱稳扎稳打。先打河南山东,再打首都!
这一次北伐的主角是明帝国CP:常遇春和徐达。他们将让岳飞欣慰
先是闪电战攻克山东:癸丑,常遇春克东昌,山东平

然后收复河南
先是邓愈(守洪都那位)在河南取得辉煌战果,占领南阳等地,为后面全胜奠定了基础
主力(徐达常遇春)的主要对手是梁王阿鲁温。这个人不算差,可惜他的对手是常遇春:遇春单骑突其阵,敌二十余骑攒〈木朔〉刺之。遇春一矢殪其前锋,大呼驰入,麾下壮士从之。敌大溃,追奔五十余里。降梁王阿鲁温,河南郡邑以次下
常遇春用极其恐怖的战斗力冲破敌军,一个人冲倒对方一批,直接活捉梁王阿鲁温先生,然后攻占河南全境。
徐达也趁势攻克潼关。
收复山东和河南后,帝国双璧(徐/常)成功收复北京。
430年了,该回家了。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迟到了226年。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迟到了158年。

朱元璋,你创造了一个奇迹,拿着一破碗,复兴了一民族。
朱元璋,你的功绩无人知晓,你的功绩永世长存!
朱元璋,虽然我是南方人,但我要替北方不想成为游牧民族的同胞谢谢你,我要替北方想接受中华文化的同胞谢谢你,我要替现在中华960万平方公里土地谢谢你!
朱元璋,时间会证明你的功勋,历史将证明你的伟大。
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
山河奄有大明在,日月重开唐汉天


1368年,大明收复北京等沦陷了430年的重要城市,意义非凡。
此时,蒙古的皇帝元顺帝被赶到上都,似乎一切安好
这句话也不对,因为虽然大明安好,但蒙古很不安好。
蒙古好歹在几十年前横扫亚欧,现在怎么就这么拉?不行,一定要打回去!
但是怎么打回去呢小伙子?哦靠人打回去。但是经过常遇春、徐达等人的军事教育下,他们发现人不一定能打过去
于是他们摇人,摇的人是扩廓帖木儿先生,他小名叫王保保。徐达常遇春在给元军上军事小课堂的时候,王保保正在和元顺帝吵架,后来吵着吵着不吵了,因为家没了:北京被徐达攻克
王保保,你是王宝宝还不行吗?咱先不吵了,先统一战线,把家给抢回来再吵吧
于是王保保去抢家了。
王保保的底牌是数十万军队,另外还有元军分布在山西、甘肃、东北等地,随时准备给老朱一个惊喜



大明旁边的政权均是明朝政敌,尤其是王保保有十万士兵,相当于有人在你门口,拿着刀…

【1】歼灭战:骑兵大胜蒙古,大明攻克山西。
老朱:与其你给我惊喜,不如我给你惊喜,徐达常遇春给我干他!!!
汤和:徐达常遇春你们老是抢头功,我出镜率蹭蹭蹭下滑,也让我试试呗:将军汤和等自泽州徇山西。扩廓遣将御之,战于韩店,明师大败
王保保表示,你真以为我是王宝宝啊,汤和你不是我对手!
元顺帝:好耶好耶,我要回北京!



太原的王保保蠢蠢欲动

为了早日帮助元顺帝先生完成美梦,王保保便进进攻北京:扩廓帖木儿方引兵出雁门,将由居庸以攻北平
当然,王保保不是粗人,他进攻北京不只是要进攻北京,真是的目的是:
1·徐达这里要么救北京,要么不救北京
2·徐达救北京,我就设置伏兵,围城打援。
3·徐达不救北京,我就打下北京,欢迎元顺帝回家
两条路,徐达走任何一条都完蛋
徐达呢,他走第三条:达闻之,与诸将谋曰:“扩廓远出,太原必虚。北平有孙都督在,足以御之。今乘敌不备,直捣太原,使进不得战,退无所守,所谓批亢捣虚者也。彼若西还自救,此成擒耳。
这一招简单来说就是,王宝宝的家在太原,他全力打北京,我就打太原。
王保保:损,我必须回来,但我也不傻,我大军10w回来怕你啥?
常遇春也预测到了,于是:副将军常遇春谋于达曰:“我骑兵虽集而步兵未至,未可与战,莫若遣精兵夜袭其营,其众可乱,主将可缚也。
当然,为了保证夜里偷袭的准确率,徐达还用了间谍战:会扩廓帖木儿部将豁鼻马潜遣人约降,且请为内应。(这应该是蒙奸)
夜袭当天,我们的王宝宝在:其扩廓帖木儿方然烛坐帐中,使两童子执书以侍
王保保是个爱学习的人。当然,这一点救了他:众觉变扰乱,扩廓帖木儿仓猝不知所出,亟纳靴未及,竟跣一足踰帐后,出乘骣马,从十八骑遁去
夜袭的时候,王保保连鞋子都不要的跑出去了,他的10万大军被徐达常遇春全歼。
如果他不学习,可能就会变成常遇春的俘虏(顺便说一下,常遇春不道德,喜欢杀俘虏,尤其是蒙古俘虏),真是知识改变命运啊
中原骑兵面对蒙古骑兵,自大唐之后又迎来了一场大胜。
一汉挡五胡的时代逐渐到来~
【2】常遇春最后一战:第二次帮元顺帝搬家
山西攻克成功后,徐达继续攻击陕西,势如破竹,收复陕西。
虽然疆域基本超过大宋巅峰,但是考虑到元顺帝还在北京附近:



于是朱元璋准备免费帮助元顺帝二次搬家

于是常遇春又一次开始北伐,当然也是最后一次:会元将也速攻通州,诏遇春还备,以平章李文忠副之,帅步骑九万,发北平,径会州,败敌将江文清于锦州,败也速于全宁。进攻大兴州,分千骑为八伏。守将夜遁,尽擒之,遂拔开平。元帝北走,追奔数百里。获其宗王庆生及平章鼎住等将士万人,车万辆,马三千匹,牛五万头,子女宝货称是
不用多说,常遇春,李文忠联手出击,帮助元顺帝再一次免费搬家,不用我翻译你也能看懂战果吧
可惜呀:师还,次柳河川,暴疾卒,年仅四十
其实,常遇春在池州那一次打错之后,作风已经在改正:遇春果不杀。太祖大喜,赐书褒勉。(像极了父母见到儿子改正了缺点)没想到却英年早逝。
常遇春的生命像流星,虽然短暂,但光耀照人。
这一段,你想到了谁?



也许他们是带着特殊使命下凡的天使吧

【3】沈儿峪决战:第三次帮元顺帝免费搬家(第一次北伐)
王保保不是个省油的灯,他又行动了。
他围困兰州,埋伏在定西,俗称围城打援,等鱼上钩
第一条鱼果然来了:扩廓围兰州,光(于光)赴援至马兰滩,战败被执
王保保把于光揪到兰州城底下,要于光劝兰州城投降
于光却:光大呼曰:“公等但坚守,徐将军将大军旦夕至矣!”贼怒,批其颊,遂被杀
前有张子明,后有于光,谁说汉人没骨气?
于光牺牲了,接下来王保保希望第二条鱼上钩。

朱元璋表示,你打我兰州,导致我要对蒙古人进行友好的行动啦(也是第一次北伐):
1·朱、徐(可惜之后再也看不见常、徐了,呜呜)预判了王保保的预判,王保保围城打援,那我再攻击王保保的老巢:达自潼关出西道,捣定西,取扩廓。(王保保老巢在定西)
2·鉴于王保保扰民,必须再给元顺帝进行免费搬家了:文忠自居庸出东道,绝大漠,追元嗣主
3·另外搞两路疑军,迷惑对手。
当然,元顺帝也不是王保保哥么,之前还老吵架,所以李文忠他也顾不上。两路疑军也没有实质性的威胁,只有徐达的军队对王保保威胁最大!
徐达最后可是到了定西,和王保保对峙:扩廓退屯沈儿峪,进军薄之。隔沟而垒,日数交



世界两支最凶狠的军队你看我,我看你

终于还是开战了
明日,整兵夺沟,殊死战,大破扩廓兵。擒郯王、文济王及国公、平章以下文武僚属千八百六十余人,将士八万四千五百余人,马驼杂畜以巨万计
这一仗是自唐朝以来中华民族第二次骑兵歼灭战,大明大获全胜。
可王保保的处境比上次还差,据说是他带着一家老小,趴在木头上过黄河的,狼狈至极。
此时,你可能已经忘了,朱元璋搬家公司呢?这一次是李文忠负责给元顺帝搬家,李文忠搬家效率非常高:是月,左副将军李文忠率师至兴和,元守将举城降,复进兵察罕脑儿,遂擒元平章竹贞
抱歉,限于篇幅,没法像介绍徐达常遇春一样介绍李文忠,毕竟我们本篇文章的大男主还是老朱。你只要知道,他再一次帮元顺帝搬家了,只用了一天。
估计元顺帝也受不了这么频繁的搬家,第三次搬家直接去世了。他的继任者也被李文忠先生打的狼狈不堪,于是和另一个狼狈不堪的人(王保保)会师,商量着如何在沙漠里生存。
最后,他们有了共识:沙漠不适宜生存。适宜生存的办法在南方,但是现在南方的主人姓朱,非常强势,自己去南方,不是不适宜生存,是简直就不能生存。
于是开始慢慢的忍辱负重,偷偷发展,靠抢劫谋生,并练习跑步,抢完就跑,效率极高。
但老朱对他们有一点不够意思,因为抢劫,老朱也是不允许的,所以之后,老朱打算连续多年给他们送惊喜(后人计算了一下,之后一共送了12次惊喜)
算上这一次,一共有13次北伐,这13次北伐《明事》都写了,但是比较分散,主要集中在第14章、15章、20章、23章,我把这13次北伐整合在一起,方便查阅
【2】第二次北伐:失败
鉴于王保保先生整体搞抢劫,且抢劫的规模越来越大,朱元璋打算再给他一个惊喜:达以征虏大将军出中道,左副将军李文忠出东道,征西将军冯胜出西道,各将五万骑出塞。(兵分3路,分别是徐达、李文忠、冯胜)
其实,王保保虽然之前打败很多次,且很狼狈,但却是也是个人才(对手太强了,徐达常遇春李文忠朱元璋),而且打了那么多败仗,军事实力也有长进。
而徐达,胜仗打多了,便轻视王保保,真以为他是废物,结果这一次因为各方面的问题(军事方面后面可以专门讲)惨败:大将军至岭北,与扩廓遇,大败,死者数万人。
王保保终于取得人生抗明第一次大胜,当然,也是最后一次大胜。

李文忠也轻敌了,追了好久,发现元军在以逸待劳:疾驰至土剌河。元太师蛮子哈剌章悉众渡河,列骑以待
李文忠表示,不管咋地,干就完了!这一战打得非常惨烈,期间文忠马中流矢,下马持短兵斗(李文忠的马中了箭倒下来,自己跳下马和别人对砍),但是步兵砍不过骑兵啊,于是而自夺敌马乘之(抢了敌人的马)
这场大战烈度很大,损失很多,但最终:遂破敌,虏获万计。并且又打到蒙古的首都逼他们搬家,他们这一次真不想搬家了,打算和李文忠决一死战
当然,并不是他们勇敢,而是再搬家就得到西伯利亚:没法生存了。
之前老家是北京,然后搬家到内蒙古(南部),后来又搬到内蒙古(北部),之后在李文忠的帮助下,现在已经搬到外蒙古了。
因为很多问题(比如蒙古狗急跳墙),这一次李文忠没有帮他们搬家,而是大摇大摆撤军了。元军不敢进攻(不搬家就是胜利)
这一战可以分析出,这个时候大明骑兵的能力非常的强,上到领导下到小兵都可以和蒙古骑兵对砍,还能赢。
但这一战损失很大,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不能叫成功,只能算平手。真正成功的,竟然是冯胜:
还记得傅友德先生不?他就是陈友谅部下投降给老朱的那位兄弟。这一战将是他人生最耀眼的一战!
出西道,取甘肃。至兰州,友德以骁骑前驱,再败元兵,胜复败之扫林山。至甘肃,元将上都驴迎降。至亦集乃路,守将卜颜帖木儿亦降。次别笃山,岐王朵儿只班遁去,追获其平章长加奴等二十七人及马驼牛羊十余万
不用我翻译,你应该也能感受到战争的状况。
【3】第三次北伐
经过老朱善意的活动,黄河以南的所有土地都是大明的了,蒙古已经正式加入沙漠探险小组了。他们为了生存,必须抢劫。
当然老朱是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的,于是把南方的沐英(之前在打云南)调到北方,这一战打成了歼灭战:全歼对方军队
【4】第四次北伐(全歼乃儿不花军队,记住乃儿不花,后面还会捣乱,但可惜他后面遇到的是大明战神(真的战神,不是那位))
【5】第五次北伐(全歼蒙古军队)
【6】第六次北伐



占着画圈的是纳哈出先生,这位能力非常强,可惜对手是朱元璋

北方的元军刚刚消停,东北的又作妖了。看我画的圈,这里占着的是纳哈出先生,这位能力也不差,可惜他的对手是朱元璋
第六次北伐时间是1388年,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等猛人已经去世了,老对手王保保也去世了,还好朱元璋还在世。
朱元璋这次很明显用了老将带新人的组合,这次的老将是冯胜,新人是蓝玉。
看的出来,朱元璋也在有意培养新人,如果不出什么意外,朱棣和蓝玉将是朱标的大将。可惜意外还是发生了,5年之后,朱标去世,然后一片人头落地。
这件事的道理就是多给自己喜欢的人养生。蓝玉但凡给朱标养养生,他的下场就不会那么惨(doge)
当然,这是后话,现在得回到东北战场上:



纳哈出先生人在金山,我们是不是要打金山?

此时,朱元璋再次预判:纳哈出先生人在金山,但庆州有大量军队,先打金山,必败。先打庆州,可成!
为了锻炼新人(其实蓝玉此时已经是个不错的将领,并不是小白了),蓝玉来进攻庆州:闻元兵有屯庆州者,玉乘大雪,帅轻骑袭破之,杀平章果来,擒其子不兰溪还。会大军进至金山
会师冯胜,进攻金山,活捉这个纳哈出!

当然,朱元璋和冯胜、蓝玉还计划着,能不能让他投降。
怎么让他投降?以德服人。这个德体现在:
冯胜,蓝玉并且率10w明国大兵蹲在门口,帮助他们当免费保安,如果有需要还可以当免费的搬家公司
于是纳哈出被朱元璋的大恩大德所感动,叹息着投降了。
这一仗,大明的版图变化:



上次这个地方在我们手里的要追溯到大唐了

第六次北伐,兵不血刃。

【7】第7次北伐:捕鱼儿海大捷
因为北面蒙古人经常抢劫,老朱忍无可忍,于是想给他们一次大惊喜
之前已经给他们6次惊喜了,他们已经弱到连抢劫老百姓都可能被反杀了。现在老朱的第7次惊喜,是要送他们一起去西天抢劫如来佛的东西。
主帅这一次竟然给了蓝玉,冯胜因为作风问题被朱元璋喊回去喝茶了,这个时候老朱还比较和善,他希望冯胜同志反思自己的错误,下次不再犯错

回到战场,蓝玉的地形非常恶劣,算是客场作战(对沙漠,蒙古人肯定是熟悉),但是他的能力显然不如徐达、常遇春,甚至有过“玉欲引还”,也就是当逃兵的想法。
这个时候他的前锋王弼同志劝住了他:弼持不可
大功算你的,大过算我的。
为了更好的隐藏自己,蓝玉令军士穴地而爨,毋见烟火(在洞里做饭,防止烟火冒出来被发现)
明军真像沙漠蝎子
对蒙古人来说,很不幸,还是被明军发现了
更重要的是,他们不知道自己被明军发现了。
蝎子发现猎物之后,往往会给致命一击:猝至前,大惊。迎战,败之。杀太尉蛮子等,降其众。元主与太子天保奴数十骑遁去。玉以精骑追之,不及。获其次子地保奴、妃、公主以下百余人。又追获吴王朵儿只、代王达里麻及平章以下官属三千人,男女七万七千余人,并宝玺、符敕金牌、金银印诸物,马驼牛羊十五万余。焚其甲仗蓄积无算
这里是捕鱼儿海(贝加湖,不是贝加尔湖),是明朝的一个高点。
另外,据说北元的“印”(皇帝独有的),都被明军借走了。

帝大喜,赐敕褒劳,比之卫青、李靖
不是我不喜欢蓝玉先生,但是他真比不上这俩。
蓝玉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将领,但是不可能拔尖。我个人认为,很多人以为蓝玉和徐、常、李文忠等差不多,因为《明事》吹捧。《明事》毕竟是一本小说,他这么写才精彩。但事实,蓝玉无论是战绩,还是能力,均远不如徐、常、李等。
而真正有可能比肩徐、常、李的,将要在下一场北伐战争(第8次北伐)中出现!

【8】第8次北伐(战神第一仗):生擒乃儿不花

这和捕鱼儿海大捷一样,是把蒙古从狼打成狗的关键一战
指挥者是朱棣
营销号说朱元璋杀大臣却纵容儿子贪污,这是胡扯,朱元璋自己不贪污,而且有个作风极差的儿子死了,朱元璋在追悼会上还骂他,说他活该,亲儿子啊(而且一般死者为大),朱元璋是这么纵容吗?
朱元璋给儿子极大的权利是希望把儿子培养成一个个将军,让儿子保卫中国北方领土。可惜朱元璋这个方略被他的儿孙2人给打碎了。
但不管怎么说,朱元璋也在努力培养。有的儿子不成气,你给我权利我不打蒙古,我压榨自己人。最后他早死,也是活该哈哈哈哈哈
有的儿子不是那块料,你就算把整个明朝给我我也打不了仗啊爸爸
而他的四儿子,即不躺平,又有极高的军事天赋,正是好人选。
但是看着不错没用啊,得实践啊,正巧,乃儿不花又来抢劫了,这一战如果全歼,基本蒙古就成狗了
如此重要的任务,朱元璋竟然让他两个儿子去打仗!
小伙子,我给你们王爷的权利,你们就要承担保家卫国的义务!
其中一个儿子,就是他的四儿子
两个小伙子的战绩:一个交白卷,啥也没干,显然他只是想享受王爷的权利,而不想承担义务了。
而四儿子非常牛,从北京向北1500公里,在外蒙古默默包围乃儿不花,不费一兵一卒全歼敌军(因为对方投降了)
蒙古已经由狼彻底被打成了狗,但这一仗还透露出一个信息:这个四儿子非常厉害
这个四儿子叫朱棣。

【9】第9次北伐(第八次北伐的余波,顺便歼灭了更多的蒙古人)
【10】第10次北伐(哈密犯边,赶掉了他们,并且又歼灭了一些蒙古人)
【11】第11次北伐(蒙古脑子不好,又来犯边,轻松干掉)
【12】第12次北伐
【13】第13次北伐(蒙古又有军队,危险,朱棣干掉了他们)

经过朱元璋的反复攻击蒙古,他们之后再也无力进犯中原,一只老虎终于被揍成猫了
但朱元璋忽视了一点,蒙古这只老虎被打死了,北方还会有狼啊,狮子啊,豹子啊
还好朱棣也把他们打残了,这位后面明清北方长时间和平奠定了基础,唯一的遗憾是中间还插了一段不太美妙的曲(朱祁镇先生)


不管后面的事,单论朱元璋,前半辈子统一江南,后半辈子统一中国,并且把元朝这个猛虎打成小猫,就可以称得上千万古一帝!
当然,朱元璋的千万古一帝可不仅仅局限在把大猫打成小猫,而是在于他纵横天下!



朱元璋版图开疆的四大成果:统一中原,打残北元,西南拓土,巩固西藏

【1】统一中原
这个值得说明一下,基本上中华民族人口密集的地带是秦朝版图,而老朱的基本任务是把这里统一了。
统一中原的过程之前讲了(击败陈友谅,歼灭张士诚),但是除了这俩,南方还有割据政权(比如陈友定/方国珍),朱元璋很轻松打败他们,统一中原,这个时候版图已经和北宋相当。
【2】打残北元
这个功绩之前讲了,不过多叙述。
此时,大明的北方国界线已经推到黄河以北,虽然没有远迈汉唐,但也是第三个汉族帝国做到这一点的(很荣幸,我们也做到了这一点)
【3】西南拓土



云南:??

朱元璋上位之后,主要是两线坐战(北击大元,南攻云南)
在沐英、蓝玉、傅友德等人的持续打击下,用刀剑火枪以德服人,使他们加入了中华民族。
云南的朋友如果喜欢自己是中国人,那要感谢朱元璋同胞哦!
【4】巩固西藏
这个同样是以德服人,具体大家也知道我的意思,西藏在元、明、清的持续巩固下,也成为中华大家庭一分子。




这个问题,我相信,事实胜过雄辩(下面很多是废话,主要是回答上面的问题用的,可以跳着读)

守宫门,禁士卒侵暴。(攻克北京的时候,禁止士兵对百姓残暴)
新克州郡毋妄杀。(新攻克的州郡禁止屠杀老百姓)
鳏寡孤独废疾者,存恤之。民年七十以上,一子复。(你有残疾,抚养你,你年纪大了,一个儿子免税)
庚戌,诏曰:“朕淮右布衣,因天下乱,率众渡江,保民图治,今十有五年。荷天眷祐,悉皆戡定。用是命将北征,齐鲁之民馈粮给军,不惮千里。朕轸厥劳,已免元年田租。遭旱民未苏,其更赐一年。顷者大军平燕都,下晋、冀,民被兵燹,困征敛,北平、燕南、河东、山西今年田租亦与蠲免。河南诸郡归附,久欲惠之,西北未平,师过其地,是以未逞。今晋、冀平矣,西抵潼关,北界大河,南至唐、邓、光、息,今年税粮悉除之。”
(大致的意思就是老百姓帮助我,我帮老百姓免税)
是月,诏曰:“天下大定,礼仪风俗不可不正。诸遭乱为人奴隶者复为民。冻馁者里中富室假贷之,孤寡残疾者官养之,毋失所。乡党论齿,相见揖拜,毋违礼。婚姻毋论财。丧事称家有无,毋惑阴阳拘忌,停柩暴露。流民复业者各就丁力耕种,毋以旧田为限。僧道斋醮杂男女,恣饮食,有司严治之。闽、粤豪家毋阉人子为火者,犯者抵罪。”
诏军士阵殁父母妻子不能自存者,官为存养。百姓避兵离散或客死,遗老幼,并资遣还。远宦卒官,妻子不能归者,有司给舟车资送。(烈属家属官府养活,老幼病残官府养活)
癸酉,命有司察穷民无告者,给屋舍衣食。(官府养活老弱病残孕)
己卯,遣都督同知沐英乘传诣陕西问民疾苦
振湖广水灾。丙午,户部主事赵乾振荆、蕲迟缓,伏诛。(发生灾难,赵厅长救济缓慢,死刑。)
六月丁巳,诏臣民言事者,实封达御前。(老百姓可以直接告诉皇帝苦衷)
丙子,广平府吏王允道请开磁州铁冶。帝曰:“朕闻王者使天下无遗贤,不闻无遗利。今军器不乏,而民业已定,无益于国,且重扰民。”杖之,流岭南(朱元璋:你这样搞对百姓不好,打你屁股,发配到两广)
六月戊午朔,素服草屦,步祷山川坛,露宿凡三日,还斋于西庑
(夏天干旱,朱元璋直接露天走3天想感动鬼神。知道南京的夏天有多热吗?)



如果这3天你在外面,确实能感动鬼神

另外,朱元璋的部下(李文忠)打天下竟然真有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事:下令曰:“擅入民居者死。”一卒借民釜,斩以徇,城中帖然
反正朱元璋是一个喜欢减税,在保证自己实力的时候,尽最大努力保证百姓利益最大化的人

整体上,在朱元璋的治理下,社会在缓慢进步,经济在缓慢发展。

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我来简单列举一下:
【1】人口
朱元璋统治下的人口占世界约1/5,这个数字很正常,和唐贞观、宋太宗、清康熙三朝的占世界人口比例相似。(但是明朝和世界的人口均是预估)
值得一提的是,清朝后期,宋朝 ,这两个,军事能力拉垮 / 农民起义爆表 的王朝人口占世界比竟然非常高,真是不可思议。不知道是我的数据有问题还是另有玄机。
【2】保证基本生命权


我不是黑唐朝,因为时代的局限性,唐朝已经很棒,但是时代也需要进步。
明朝解除了元朝时期工商业对工匠的束缚制度,解除了唐宋元三朝佃农的卑下地位和生死惩罚由主人主宰的命运,中国的工商业工匠,佃农,第一次在法律上,被确认了平等的人权,再也不是任人宰割的奴隶
《大明律》也规定严禁功臣勋戚恃势接受投献,用虚钱实契典买和侵占他人田宅,不许奸豪诱取良人及略卖良人为奴婢;凡诬告者加等治罪。这些规定对保护小生产者的财产和人身,稳定社会秩序,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说了那么多废话,总之就想说一句,明朝贱籍也比之前的奴仆好很多,这是明朝进步的表现
【3】减税
朱元璋赋税非常轻
【4】重农抑商
我认为这没有什么问题,还是优点。顺便看看讨厌老朱的都可能是什么人啊
【5】土地制度
这个以后可以开专题再讲,反正就是描写盛世的专用语句
【6】文字狱(谣言)
这是谣言,清朝的东西别摞到明朝,我嫌脏



教科书原话:清朝的文字狱规模之大,次数之多,远超前代

【7】闭关锁国(谣言)
明朝的闭关锁国是海禁,而且主要是为了“防倭”,对了忘说了,宋元时期尤其是元朝倭寇非常厉害,洪武年间《明史》记载也有倭寇。
而且倭寇平了之后不就“隆庆开关”了嘛,不就开放了嘛。
【8】八股取士
其实明朝的八股取士一直是利害参半
大家一直在批判这个东西,但是我跟大家说一句,批判这个东西的人要么傻,要么坏,
因为明朝是非富贵家庭,做高官比例最高的(50%),毫不夸张讲比美国、俄罗斯还高,他们靠什么做官?八股文。
害处就是限制思想,其实我认为还好吧,据说明末都有人拿《牡丹亭作为论证材料了(《牡丹亭》主张性解放),但确实一定程度还是限制了,所以是坏处
但是我再反问一句大家,你们不是什么富贵人吧,你们希望去前面考试(不考八股的,非富贵人家录取比例不足1/4),还是希望去明朝考八股文?
去明朝吧,所以说是利害参半,整体还是进步的,贫困家庭终于有机会翻身啦!
【9】缺陷
很多东西过于理想化,实际操作意义不大,比如重农抑商
对了,点名俩,一个贱籍制度,一个殉葬制度,是朱元璋的过错,没法洗白

当然,明朝朱元璋整体上是推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尤其是保障了很多人最基本的生命权。
最后的结果:百姓充实,府库衍溢。盖是时,劭农务垦辟,土无莱芜,人敦本业,又大兴屯田,故上下交足,军民胥裕。(选自明史)
这证明,朱元璋同志的治理方式虽然有缺陷,但是整体功大于过,打个及格没有问题。


朱元璋在我的心目中,是秦始皇一样的人物。
没有秦始皇,中国就是分裂的
没有朱元璋,中国可能就是印度(你看我描述的陈友谅,他的能力有可能北伐成功吗?)
在他们统一全国之后,无论做了任何伤天害理之事,似乎也是优秀的皇帝
因为朱元璋即位之后在乎民生,发展经济………(再说下去你要睡了),但是总有人纠他错
比如有人说他嗜杀。不把命当命。
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1·屠城
正史没有。
并且明朝这方面我一向不相信野史
比如朱棣,据说一个姑娘被朱棣惩罚(20大汉每天运动20次,连续10年),结果最后啥事没有回家了,不符合逻辑
2·杀贪官,但不杀自己儿子
朱元璋贪污吗?他不贪,那他就算是选择性反贪咋滴了?
而且他的一个儿子鱼肉百姓,死了朱元璋还骂他。这叫放纵儿子吗
另外杀贪官不好吗?不爽吗?
3·四大案
所有功臣:



40%被杀



35.7%被杀



42.8%被杀



50%被杀

朱元璋确实是大杀功臣,但是并没有全杀完,或者说杀的没剩几个,大多数人(超过60%)还是没被杀的,比如帝国双璧徐达/常遇春,汤和,李文忠等人他就没杀

另外就是洪武年间著名的四大案:
胡惟庸案是1380年,(主要是废丞相制度)原因是谋反(大概率是老朱冤枉他的)
郭恒案/空印案,分别在1385年和1375年,原因是贪污腐败(冤枉的可能性不大,之后再说)
蓝玉案是1393年,原因是谋反(100%是老朱冤枉他的)
这4个人一个都不冤枉。胡惟庸私自处死老百姓,那俩贪污腐败,蓝玉更是和少数民族皇后运动,皇后自杀。
所以这几大案从后世评价,朱元璋没做对,也没做错
但是被杀的原因是不同的,胡惟庸案是朱元璋为了废除丞相制度(权力欲)
空印案/郭恒案是老朱对于贪污有一种天生的恨。
蓝玉案是朱标去世。

其中空印案和郭恒案,《明事》说是冤案,我认为不符合逻辑。尤其是空印案。《明事》说是因为路程远(离北京),去北京不方便才发生这种情况,但结果是不管远的近的都发生这种情况,这不就很尴尬?
所以老朱在朱标死前杀的人大多是该杀的,少数不该杀的也被马皇后给劝住(比如宋濂先生)
但朱标死后,朱元璋开始滥杀无辜,(蓝玉,他之前如此猖狂是因为朱标还在,朱标死后,他就算之前不猖狂也活不下去了 )
当然,之前不猖狂会1个人死,之前像蓝玉这么猖狂会死全族,还是有区别的
蓝玉是死有余辜,但是冯胜、傅友德等人就罪不致死,尤其是傅友德,老朱亏待他了
这就是老朱的过错,没法洗白。

但总体而言,老朱是少数人的暴君,多数人的明君!
借用电视剧朱元璋的一句:
奉天殿内血流成河(民初四大案)
但殿外欣欣向荣!(百姓充实,府库衍溢。盖是时,劭农务垦辟,土无莱芜,人敦本业,又大兴屯田,故上下交足,军民胥裕。)

朱元璋在洪武20年罢黜锦衣卫,烧刑具。
朱元璋临死叮嘱儿孙,生前因为天下未统一,四处还有战争,所以施严厉的政策,希望后世行仁政。
苦一苦贪官,骂名我来担。

讲到这里,朱元璋的一生,大致给我们回顾完了。
我们试着评价这位皇帝
他是个好皇帝,一个人振兴了中华民族,也拯救了中华民族,收复了沦陷430年的燕云十六州。
他是个好皇帝,在他的治理下,赋税很低,大家又能活下去了。
他是个好人,在他的决策下,奴隶开始有生命权了
他是个坏人,没有把子的宫女,和有把子的帝王,生命是平等的,他没有权利剥夺人家生命。他是个自私的人。
他是坏人,傅友德为老朱立下累累战功,老朱却杀掉傅友德
他是少数人的苍蝇,多数人的英雄
是有缺点的大英雄。

孤独,勇敢
https://www.zhihu.com/video/1542265348506484736

下一期更:从《明史》看较为真实的明朝02:靖难之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9-21 16:5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殉葬制度并不是朱元璋恢复的是继承元朝的。 成吉思汗死时,灵柩经过之处,所遇之人也“尽杀之”,并有四十名贵族宫女殉葬。蒙兀死时,沿途杀了两万人殉葬(《马可波罗记》)。民间殉葬有别于皇室殉葬,多以表彰殉葬为推行手段,以元、清两代最盛。 元朝甚至大肆鼓励民间殉葬。 例如《元史·卷三十四》所载”大宁和众县何千妻柏都赛儿,夫亡以身殉葬,旌其门‘’。朱元璋还有一大贡献,作者漏写了。南北方分裂那么多年,北方已经被胡化严重。元朝虽然统一了,在元朝民族分化比较严重。在当时南北方已经分裂成南人和北人两个民族了。而朱元璋弥补南北方民族差异,重塑了汉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9-21 16:53:33 | 显示全部楼层
给作者点个赞[赞同]!都没人点赞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7

帖子

1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
发表于 2022-9-21 16:54:22 | 显示全部楼层
赞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发表于 2022-9-21 16:55:13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背叛农民,要是闯王赢了,,大概率也会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2022-9-21 16:55:45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会,无关人品问题而是现实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2022-9-21 16: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元璋怎么背叛了?他已经尽可能的帮助农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2-9-21 16:5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干货满满!讲的太好了[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9-21 16: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后面讲的其实并不好[捂脸][捂脸]

所以还要修改,争取在国庆节之前彻底完工

还有,本来我置顶的是朱棣靖难,我认为这更有意思,但发现很多人断章取义抹黑朱元璋,所以这篇文章置顶了[捂脸][捂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发表于 2022-9-21 16:5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八股取士是一种规范化考试,是科举的进步,变成糟粕危害得是明宪宗时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