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4|回复: 0

卓越好文 | 奇迹,从偶然到必然

[复制链接]

4

主题

5

帖子

1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
发表于 2023-1-19 13: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节期间,小编忙里偷闲把之前读过的几本好书又拿出来翻了翻,有了一些新的发现。
读《中共党史》、《解放战争》时,我发现:共产党军队的胜利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读《华为基本法》和夏忠毅《从偶然到必然》时,我发现:华为的成功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为什么要学习这些书籍呢?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以警惕自己今后的工作不出同样的毛病,少走弯路,预测未来形势,突破瓶颈,在这里抽取一些片段和个人感悟,通过知识迁移,可能对大家更进一步了解企业管理本质略有裨益。
目前,全世界规模最大,执行力最强的国家政党就是共产党,从陈独秀和李大钊,到现在九千多万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全面擘画,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迈上百万亿元新台阶,粮食生产喜获“十七连丰”,“天问一号”、“嫦娥五号”、“奋斗者”号等科学探测实现重大突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蓬勃展开,在指挥克服疫情影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
我们阅读党史书籍,不是生搬硬套来做企业,性质不一样,我们要学习的是,他们是如何管人,管事,以及塑造思想、文化的逻辑,我们学习华为也一样,华为现在是世界前五十强,从两万到八千多亿元的营收,是我国发展最快的高科技民营企业,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是不能生搬硬套。


内部高度协同机制和体制,
是共产党军队战胜国民党军队的关键


1945年9月,日本在二战中战败,正式投降。共产党和国民党出于对东北战略地位的重视,分别加派军队,对东北进行收复,最终发生冲突,东北解放战争全面爆发。

至1945年10月,共产党在东北的兵员总计只有11万多人。而国民党通过舰船运输和空运,1946年3月在东北的兵员达到26万人之多,是共产党军队的2倍。

而且,从装备上,国民党军队有成建制的空军、海军以及重型机械化装备,共产党军队当时为了快速抵达,几乎是空手从关内火速进入东北,极少有重型武器。

那么,为什么共产党军队战胜国民党军队是必然的结果。

第一点,共产党的军队和全中国广大人民站在一起。(对共产党来说,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企业来说,我们就是要始终以客户为中心)

除了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崇高追求,共产党军队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从机制和体制上一切为民,并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点,共产党的军队内部精诚合作,赏罚分明,高度协同,对农民百姓实行土地改革,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公民服务。

人民与公民的涵义不同。人民是指热爱国家,拥护共产党,拥护革命的人。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国籍的人,包括人民,也包括敌人。(对企业来说,我们就是要以奋斗者为本,而不是笼统的以人为本)

共产党军队进入东北之后,曾经发生错误的战略部署,和国民党军队在大城市正面决战,导致巨大失败,阵地连连失守,一度被国民党军队压迫到松花江以北。

但是,在东北,共产党一心为民的内在机制发生作用,洞察到人民群众的需求,开展土地改革运动,使得“耕者有其田”;复制辽东三纵队经验,推广到全军,消除军队中厌战的思想倾向,激发军队斗志。

华东、华北战场共产党军队对国民党军事力量的牵制,使得国军没有更多的部队调到东北进行补充增援。

尤其是华东战场,华野在实力不如国军的情况下,连续出奇招打了多场胜仗,鲁南、莱芜、孟良崮等战役都发生在这一年,使得国军减员明显,主力无法北顾。

解决不了华东和山东的问题,更不要说抽兵去东北了;而华北则是地方派系绥军控制,傅作义部也不愿调兵去关外帮助中央军,于是东北战场的国军作战形势日益紧张,直到1948年上半年已经形成无法收拾的局面。

在重点战役方面,塔山阻击战也是共产党军队互相协同的经典案例。东北野战军第4、第11纵队等部在辽沈战役中,为保障主力夺取锦州,于辽宁省锦州西南塔山地区对增援锦州的国民党军所进行的防御作战。

塔山阻击战历时6昼夜,国民党军队虽然在数量上占有优势,但是海陆空三军却未能有效地协同作战,最终未能攻下塔山。作战中,解放军直接伤亡3000余人,敌军伤亡6000人以上。塔山阻击战的胜利,为东北野战军主力攻克锦州赢得了宝贵时间。

蒋介石置卫立煌派往葫芦岛的指挥官、东北“剿总”副总司令陈铁等人于不顾,安排阙汉骞指挥,这一方面打乱了卫立煌的指挥部署,另一方面阙汉骞也无法统一指挥,他作为五十四军军长指挥不了六十二军军长林伟俦,而罗奇又妄加干预,陈铁等人也发挥不了半点作用。并且当时的海军司令桂永清、空军司令王叔铭等人所领导的海、空军更不是阙汉骞所能指挥的,就是侯镜如也只能干瞪眼。

所谓的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只是徒具形式而已。例如重庆号巡洋舰因担心吃水深搁浅,缺少主炮弹再加上毕重远为首的地下组织作用下,只打了20多发炮弹就草草收场。国民党给了他们的职务,却并没有给予他们相应的权力。

因此,陆军进攻时,海军、空军的协同只是造造声势。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林立彼此倾轧,军事指挥难以令行禁止思想统一,看似声势浩大的海陆空作战却难以形成有效地协同效果也就顺理成章了。

塔山阻击战,共产党军队之间的高效协同,对锦州战事、辽沈战役乃至中国解放都起到关键正面影响。

同样的是,一心为民,内部高度协同机制和体制,是共产党军队克服人数少、装备差的困难,战胜国民党军队的关键。

在华为,任总就多次强调让一线直接呼唤炮,华为总裁任正非在颁奖大会上的讲话“谁来呼唤炮火,应该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决策。而现在我们是反过来的。机关不了解前线,但拥有太多的权力与资源,为了控制运营的风险,自然而然的设置了许多流程控制点,而且不愿意授权。我们要积极的先从改革前方作战部队开始,加强他们的作战能力,要综合后方平台的服务与管理,非主业干部要加强对主业务的理解,减少前后方的协调量。我们机构设置的目的,就是为作战,作战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利润。”

第三点 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清正廉洁,无私奉献。(在华为,就是长期艰苦奋斗,坚持自我批判)

华为的经营管理方法
是华为摆脱偶然,走向必然成功的基石


华为简史

1、华为发展历史的第一阶段

1987年,任正非与五位合伙人共同出资2万元成立了华为公司。在这一时期,华为在产品开发战略上主要采取的是跟随战略,先是代理香港公司的产品,随后逐渐演变为自主开发产品的集中化战略。

在市场竞争战略上采取单一产品的持续开发与生产,从农村包围城市的销售策略,通过低成本的方式迅速抢占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也扩大了公司的规模。   

2、华为发展历史的第二阶段

这个阶段的华为的侧重点是:在产品开发战略上,由单一集中化向横向一体化发展;地域方面,由聚焦国内市场向同时面向国内和国际市场,而国际市场优先转变;而市场拓展方面,依然沿用的是“从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战略,选择从发展中国家开始做起,以低成本战略,逐步将产品打入到发达国家市场。

3、华为发展历史的第三阶段

在这一阶段,华为在产品开发战略上采取了纵向一体化、多元化和国际化并举的战略;在市场竞争战略上,采取与“合作伙伴”共赢的战略。公司也由全面通信解决方案电信设备提供商向提供端到端通信解决方案和客户或市场驱动型的电信设备服务商转型。

华为这个时期的组织结构,相比成长期的组织结构,进行了渐进式的演变,从原来的事业部与地区部相结合的组织结构,转变成以产品线为主导的组织结构。

4、华为发展历史的第四阶段

华为公司在这个阶段设立基于客户、产品和区域三个纬度的组织架构,各组织共同为客户创造价值,对公司的财务绩效有效增长、市场竞争力提升和客户满意度负责。

产品与解决方案是公司面向运营商及企业/行业客户提供ICT融合解决方案的组织,负责产品的规划、开发交付和产品竞争力构建,创造更好的用户体验,支持商业成功。

区域组织是公司的区域经营中心,负责区域的各项资源、能力的建设和有效利用,并负责公司战略在所辖区域的落地。区域组织在与客户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和伙伴关系、帮助客户实现商业成功的同时,进一步支撑公司健康、可持续的有效增长。

虽然现在看起来华为面临的问题重重,但到了2020年,即使在疫情和美国打压双重打击下,华为营收仍然达到8844亿人民币,既保持持续增长,而且创造历史新高。




那么,华为这20年的高速增长是偶然的吗?



华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这二十年间,华为采取了LTC、ISC、IFS、ITR、HR、IPD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升级和变革,花费了数十亿的咨询费用,在这之中,销售体系建设以及分钱机制,是华为摆脱偶然,走向必然成功的基石。

为什么呢?因为销售是公司收入来源,是血脉,把钱分好,是留住人才的根本。
想打造销售铁军,复制销售冠军的经验到各个销售,成为行业领袖,解密企业市场份额提升的方法,学习华为先进的销售体系建设和分钱机制,留住人才,点击“了解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