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部小说作者是查良镛。查良镛先生之前一直从事报刊编辑和记者工作,1954年澳门举行了一场空前盛况的比武:澳门太极拳吴公仪大战白鹤拳陈克夫。查良镛发现当时人们非常喜欢看描述打架的文章,所以他抓住机会于1955年,在《大公报》与梁羽生、陈凡(百剑堂主)开设《三剑楼随笔》,成为专栏作家。并在同年首次以“金庸”为笔名拟写首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从此开始了小说写作。1959年,金庸在香港创办《明报》,很多人订阅报纸就是为了每期能看到金庸先生的小说作品。从而明报红极一时,也为老人家赚了很多钱。
随着自己名气越来越大,金庸开始思考是否能不迎合读者的口味为目的,而是写一点自己想写的东西。于是1963年金庸先生的《连城诀》横空出世。直到1972年完成的《鹿鼎记》这一系列小说不是描述令人心驰神往的梦境,而是一幅幅地狱的图景。特别是《连城诀》、《笑傲江湖》、《天龙八部》。从中你完全看不出什么快意人生,什么逍遥自在。而是有点阴森可怕,甚至让人不寒而栗的恐怖景象。当时很多小说作者都是各种神功奇遇加美女倒贴。而此时金庸小说已经脱离了这种成人意淫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对现实的隐喻和讽刺。这也是金庸被称为武侠宗师的原因了。
当时金庸先生每天工作不是写小说而是写社评。(对两岸三地的政治和社会的评论),当然很多人在大陆待不下去了,于是就到了香港,金庸先生也是其中之一。所以他对大陆的思念是丝毫不减,当时很多人都会面临这种民族分裂、有家难回的困扰。作为社评人的金庸在这种潜在分裂意识下造就了他笔下奔波于宋辽之间的英雄萧峰。在书中的扫地僧原型就是金庸他自己,因为金庸先生在1944年在中央图书馆当管理员。要知道:毛泽东、李大钊、爱因斯坦都曾当过管理员。在这期间他读了很多西方文学名著,比如:大仲马《基督山伯爵》、雨果《悲惨世界》、司各特《艾凡赫》他觉得这些作品很好但表现方式不够含蓄,于是他又读了希腊悲剧和狄更斯的小说。读完这些著作后金庸先生就在思考,我能不能自己写一些中西文化结合的作品呢?于是1963年-1966年间《天龙八部》就产生了。
《天龙八部》书名其实是一个佛教用语。说的是八种护教天神。分别为:天神、龙神、夜叉、乾闼婆、阿修罗、伽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作者就是用这八种神象征书中各种人物。佛教认为“苦”是人的生存状态和本质。意思就是说你活在世界做什么事情实质都是“苦”。并且把世间苦归为“八苦”。分别为: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炽盛。前面四苦是自然规律,后面四种源于人类情感。《天龙八部》就是刻画了这么一个八苦齐聚、无人不苦的世界。
陈世骧先生当年给金庸写过一封信,他评价《天龙八部》是“无人不冤,有情皆孽”。因为小说中的角色都逃不出自己的命运和束缚。这种恐怖的力量并不是来源于某件事物,而是像空气一样天地之间无处不在。尽管每个人都尽心竭力去挣脱,但最后也都无能为力。比如:书中的段誉面对有情人终成兄妹的这种尴尬就算练成了威力无穷的六脉神剑又有何用?
其实书中的悲剧都来源于每个人的人性和欲望以及上一代人的因果报应。那么面对这么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去解决呢?黑格尔提出了悲剧的结局:要么是冲突双方的其中一方被摧毁,要么就是一方主动退让达成和解。而佛教则是强调“解脱”。所以书中里面的人物到最后该死的死,该疯的疯,该出家的出家,该还俗的还俗。正是: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在这部书中所有人都有各自的解脱方式,并且在解脱之后这个轮回的齿轮就停止了。所以可以大胆预测,此时金庸先生已经对佛学有了比较深入了解,把很多佛学思想融入到小说当中。另一方面:书中的悲剧很大程度是一种巧合,这是西方文学著作善用的方式。一般在故事里面一个巧合或者是一个误会,就会导致一整个悲剧的发生。比如: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狄更斯的《双城记》。
那么这本书为什么对现代人还具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呢?我觉得是因为这本书对个人的批判是永恒的。无论你是出于哪个时代,只要是个人都会有“贪嗔痴”就会有八苦,就会被命运所戏弄。而这些东西你看不见也摸不着,想要解决根本无从下手。即使现在的社会物质及其丰富,社会很和谐。但是很多人依然没有安全感,这就是现代人的悲哀,对于这种莫名的困扰无处宣泄,就像书中武功盖世的萧峰一样,面对这种无形的牢笼根本就没有办法用降龙十八掌去解决。最后也只能苦笑着唱到:怪大地众生太美丽。
所以这是一本把西方悲剧和中国佛教思想中人生苦海寓意合二为一的一部著作。在金庸先生早期的作品中受西方戏剧影响虽然写的整个江湖但人物数量颇少,不像这部小说气势宏伟大气,所以在金庸武侠著作中的地位也是颇高。 |
|